1911年10月10日凌晨,被捕的革命党人彭楚藩、刘复基、杨宏胜三志士英勇就义于督署东辕门内。蔡济民、吴醒汉与熊秉坤、金兆龙、方兴、方维等,紧急密议,决定当日晚点名时发难。熊秉坤得知彭、刘、杨三志士惨死,火万丈,决心力挽狂澜,扭转危急势态。回营后,乘清廷督署的宫长不在,借吃早饭时,即召集各队代表,宣称:"今早奉总机关命令,责我工程营首先发难,其原因即军械所为我营所有,如各标响应,亦必先到军械所领取子弹,然后方可从事别方工作,为我营不即先动手,别营当然怀疑,决不敢举动。"此言过后,除徐兆斌赞成外,其余都颜有顾虑。熊秉坤厉声道:"吾辈平时革命,为的是晒性,今到时矣,怕死徒然。吾辈名册昨已搜去,按名捕拿,将及吾辈也!今一言为汝辈决之,与其坐而待其捕杀,不如奋起一击,所谓即反也死不反也死,吾辈要死,死于泰山得矣,况死中得以求生,亦未必不能一举而成功,遂吾辈革命之大愿矣!"众代表闻此言,认为有理,决定提前到当日下午3时晚操首先发难。为了按此计划进行,熊秉坤即派人通知楚望台军械所的左队代表罗炳顺、马荣等人,命令他们按时响应。但是,没有子弹怎么行呢?由于督署的封锁及搜查,各同志处都无法搞到子弹。除前一天杨宏胜送来两盒子弹外,一时还搞不到。于是,他跟吕功超做工作,使吕将兄长家藏的两盒子弹献出来了。熊秉坤又密令于郁文、章盛恺冒死从排长那里偷来了两盒。到手的子弹一共只有六盒一百五十发。他将得到的子弹,分发给最可靠的代表,又令于郁文偷来了两块腰牌,交一块李择乾佩带,自己佩带一块,便借值勤之机,冒雨出营通知二十九标蔡济民、三十标王文锦按时响应。不料,行动计划被督署官长察觉,突然取消晚操,熊秉坤当即决定将举事时间推至当晚7时,在头道名点完之后,鸣枪为号,并急告二十九与三十标各代表。熊秉坤抓紧一切时间,在营内四处巡视。当他路过操场时,遇见罗子清,罗问他,起事是否有孙党领导?熊说:"当然有,孙中山先生是革命党的创始人,公认的盟主,只要是革命党就是他的党,湖北名称虽不一,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宗旨则无二心。"罗又问有多少人?能否成功?熊说:"革命党人多得很,湖北的军、商、学界都有......目前各省都知道湖北新军的实力,湖北新军举义,革命可望成功。"此时,头道名已点过,为了做到万无一失,熊秉坤准备再看看动静后,即按计划起事。但当他行至一排三棚时,突闻二排有呼叫声,熊秉坤知道情况有变,即取出枪直奔楼上,只见当日值班官、平时反对革命党人最起劲的二排排长陶启胜迎面跑来,熊秉坤立即举枪射击,正中陶的小腹。情况突变,再不能等待了,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熊秉坤当即连发三枪,正发出了推翻清廷的发难信号拉开了"武昌起义"的序幕。顿时枪声大作,顽固的督署代营长阮荣发、右队队宫黄坤荣、司务长张文涛等企图镇压,但均被起义者击能击溃。熊秉坤指挥起义者撬开军械库,因督署早有提防,子弹已转移别处,仅得到军刀十二把。再至管带、军需房间,开铁锁,也不见枪枝与子弹,只见"龙洋"官票数百,他恐怕有人抢钱,造成混乱,特命放火焚之。此时,工程营已全部响应起义,熊秉坤一边急吹口哨,一边高呼:"同志们!赶快到操场集合出发,抢攻楚望台。"并将所得的军刀分到各代表配用,他命令杨金龙与自己在前带队,金兆龙在后压队,跑步冲出了营门,直扑楚望台军械部,因有马荣、罗炳顺等人的接应,熊秉坤指挥人们顺利地占领了该战略要地。他马上开库发弹,武装起义队伍,使起义者如猛虎添翼。